2012年12月31日 来源: 《新闻实践》杂志
■ 范关友 (作者单位:嘉兴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)
现场直播一直是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抢占竞争制高点的“利器”,也是城市台构筑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。以往直播节目的现场连线主要依赖SNG卫星直播车或微波车,但受设备投入大、运行成本较高和机动性不够等因素的影响,城市电视台现场直播很难常态化。如今,随着3G技术的出现,实现现场直播常态化已经成为可能。
自2010年起,嘉兴市广播电视集团将实现3G直播制度化、常态化纳入改善新闻报道形式的一项重要内容,新闻频道配置3G设备盒、3G无线上网卡等设备,将3G直播应用于《嘉兴新闻》、《早午新闻》等直播类栏目,应用领域从民生新闻向重大事件、时政活动延伸。2012年上半年,《嘉兴新闻》又推出《记者走基层,夏日直播季》,在国际男子足球比赛、第二届全国教师合唱节、抗击强台风“海葵”等重要新闻事件中,应用3G连线直播,获得成功。短短一个多月,《记者走基层,夏日直播季》累计播发新闻30多条,有力地提升了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,使电视真实直观、富有形象化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。鉴于目前3G直播的技术水平以及直播实践,笔者认为,实现3G新闻直播常态化,需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:
一是构建良好的3G直播平台。
3G直播相对于卫星直播和微波直播等形式,摆脱了对重装备、高投入的依赖,有效地解决了直播时空的限制,实现低成本运作。但3G新闻直播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良好的3G网络条件支持。自2010年起,嘉兴广电集团与浙江联通开发了全新3G手机直播业务。该项业务基于联通WCD-MA3G网络,通过3G手机及支持摄像机的3G接入网关设备、传输线路以及直播系统平台,为电视台提供移动视频直播服务,充分发挥了联通3G速率快、终端智能、携带方便的特点。
二是建立完善的直播保障体系。
常态化的3G新闻直播节目质量取决于对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与能力,这其中,制度化的人、技、物保障体系是实现快速反应的必要条件。
1.技术保障。实现3G直播的常态化,最关键在于3G网络的覆盖,没有网络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由于3G信号受到基站覆盖面的限制,有些地方可能会没有信号,部分区域出现覆盖盲点。同时,信号的强弱对图像的传输影响也较为明显,图像质量不稳。摄像稍微摇下镜头,画面容易出现马赛克等。另外,在同一现场、同一基站下,因受带宽限制,不能同时使用多台设备,如果附近有3G上网用户,图像传输也会受到一定影响。因此,加强直播技术保障显得尤为重要。嘉兴广电新闻频道建立了技术保障组织,3G直播前都由技术人员带队测试3G信号,特别对于电梯内、地下车库、企业厂房等可能出现的信号盲点,更是进行全方位检测,不留任何死角,确保直播成功率。
2.制订预案。实现3G直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程式,而是需要多种因素支持的系统实践。首先要制订预案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常态化的3G直播必须有预案,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,制定不同类型的预案。如3G直播前,记者需加强与摄像沟通,告诉摄像节目的主题,现场直播时注意事项,特别是对画面的取舍。如果不提前沟通,很可能出现摄像用镜头只对着记者一个人的情况,这样拍摄出来的新闻很单调,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是记者在现场夸夸其谈,没有足够的相关现场画面来佐证记者所介绍的情况。其次,摄像要根据现场情况,确立机位,选择背景,谋划景别的变化和组接。鉴于目前3G的技术特点,尽量少用推、拉、摇、移等镜头,如果需要拍摄,要慢推、慢拉、慢摇、慢移,防止3G直播画面出现“卡”的情况。
3.团队建设。3G直播并不是新闻事件发生瞬间的简单呈现,它是一个新闻播出的系统工程,包含信息获取、资源调度、队伍集结、传输编辑、播出整合等方面的工作。3G直播对于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比较高,而且水平高低非常直观,其中对于现场出镜记者来说,必须做到导语、解说、采访一次完成,绝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,而报道的水准完全考验记者的个人素质;摄像记者必须完成无剪辑拍摄,画面的焦距、构图、运动、曝光甚至白平衡都必须在播出过程中调整;后期编辑、主持人、技术切换、音频等无一不对业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。因此,加强3G直播队伍建设,熟练掌握直播业务、流程,严格把控直播各道环节,是实现3G直播常态化的重要条件。
3G通信技术的新闻直播传输系统在广播电视上的应用,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形式,是增强城市台竞争优势的实现途径。随着3G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,将会加速电视节目直播常态化进程。